3)第298章 躲送礼如躲债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的事情,就算省里的企业也没有几家有这么闲钱的。从九五年年中起,唐学谦就名正言顺的加强对海州控股的支持力度。十一月份提出的管理层持股的试点,也得到省里的批准。

  将厂迁出城区,通过银行贷款建设新厂,不计算旧厂的土地资产,新建后的工厂通常净资产率并不高,特别一些小型的市属企业的产权,完全可以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卖给管理层,而海州控股则可以腾出手来集中资源,扶持、发展更有潜力的中型企业,以此来改善国有资产的质量。

  并不是说一些小型的市属企业没有发展前景,最根本的问题,是任何一个组织,一旦旁枝末节过于繁杂,都会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还容易滋生**。

  去粗留精,去枝留干,本来就是今年几年内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重点。

  海州控股走的是国有资产产权改革的先行模式,将国有资产从小型企业中转移出来,又通过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将这些企业留给有管理经验的管理层,不至于因为国有资产的撤离而使企业崩溃。当然,大中型企业也会推行管理层持股,但是由于大中型企业的盘子都比较大,而管理层能拿出来的钱又实在有限,所持的股权自然有限,绝大部分股权还是由海州控股代表市里掌握。不仅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还能有效的集中资源扶持重点市属企业。等这些重点企业走上正轨,就可考虑让这些企业逐步的上市。

  九十年代中期,民营企业想在国内上市难于登天,但是国有资产上市,相对容易一点。当然了,无论是政治上的需要,还是真心想发展经济,一个地区都会重点扶持几家上市企业。如果国有企业实在拿不出手,政府也会考虑扶持当地的民营企业。

  爱达或者锦湖想在国内上市并不难,但是一个地区能以行政的手段争取到的名额实在有限,而张恪还不屑于从国内的股市圈钱,这些机会,是不会跟海州市的其他企业争的。张恪另有迂回进去资本市场的手段,何苦跟证监会的人打交道?

  目前在海州市,爱达电子的名头最大,但是资产实力最雄厚的还是海州控股。海州控股涉及到大大小小的市属企业,在那些厂长、经理的眼睛里,张知行就是他们的天,到了年关,总要千方百计的孝敬到。到这个时候,市里的那些头头脑脑才恍然发觉,海州控股的董事长、总经理才是真正的肥缺。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