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3章 大场面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没有必要就急着向德仪抛出橄榄枝,等这个项目有建成的希望之时,拿入资作为条件,指不定还能够从德仪获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

  张恪是打着这样的主意,在电话里与孙尚义商议着说:“新加坡当局总是想在华人圈内发挥更多的影响力,吴作栋总理大概想成立华人的新领袖式的人物。这样也好,还分担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我们的确也没有必要拒绝,当然,他们既然突然想参与进来,那就可以让他们多做些贡献,郭家所需要的资金,似乎可以请新加坡当局帮忙解决,分担一下内地的融资压力……”

  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新加坡的经济实力也毋庸置疑,三两亿美元的投资,对新加坡当局来说也是举重若轻的小事一桩。此时追加对晶圆厂项目的投资,也无疑是一项相当有战略眼光的决策。

  新加坡地小人稀,人力资源的不足与人力资源成本的高昂,自身市场的狭窄以及与其他国家与地区间的壁垒障碍等种种因素导致新加坡的几家晶圆厂建成后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使如此,新加坡当局并没有放弃对其境内晶圆厂的投资。

  内地市场的前景似乎更为诱人,一个十三亿人口没有关税壁垒的庞大市场,仅这两三年开发出来的碟机产业,就为集成电路制造提供近六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这时候外界还不晓得锦湖仅通过超级vcd的解码芯片就从这个集成电路制造市场分掉一大块的蛋糕。

  当然,这种暴利也只能偶尔享受一下,想要真正的从集成电路制造市场分一大块蛋糕,自身就要在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领域拥有相当雄厚的技术与人力资源才行。

  作为晶圆厂项目的另一投资人,郭松延也是欢迎新加坡当局加入的。郭氏向新光纸业出售云源制浆30%的股权获得1亿美元的资金,已经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云源集团的资金压力,再说这次向晶圆厂项目注资不需要挤占云源集团现阶段的资金裢。

  10月12日,孙尚义、郭松延、柳志成就与新加坡国家投资管理局以及新加坡集电集团草签了合作协议。合作协议草案约定了各家的出资比例,越秀控股出资3亿美元控股56%,新加坡投资管理局出资1亿美元,持股约19%左右;郭氏云源集团出资8000万美元,持股约15%左右,柳志成及其所率领的管理团队出资2000万美元加上技术与管理上的持股权共计10%。

  从年前郭松延筹划晶圆厂项目以来,柳志成就有计划的将个人资产转移出台湾,当然,有一些资产,比如说他个人在台积电的持股,是不可能转移出来的。这一部分资产,他也有牺牲掉的觉悟。比起个人资产的多寡,他会向往个人事业上的成就与在整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