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别扭的老朱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妃只是受了风寒,父皇挂念了。”朱标上前道:“要不父皇……随儿臣进去坐坐?”

  老朱刚想应答,身后就传来马皇后的声音:“你怎么还在这儿杵着呢,父子哪有隔夜仇,都进去,天儿多凉。”

  于一嘿嘿笑着,接过马皇后手里的盒子,抱着进了长乐殿。

  走到外殿,马皇后道:“你两就别进去了,在外面说说话吧,别带了寒气进去。”

  “你不也带了寒气。”老朱瞪着眼睛说道,马皇后看了眼他,老朱立刻懂了她的意思。

  斟了热茶,老朱象征性抿了两口,走到朱标书架前转悠:“这都是关于农事经商的书?”

  “儿臣为查阅方便,命三宝他们收集整理的。”

  “呃……咱看不错,那东西咱看了。”

  “什么?”朱标没反应过来。

  “咱什么也没说。”老朱别扭的放下茶杯道:“磨磨唧唧烦,咱就直说吧,关于宝钞一事咱看了,不过得过些日子再议。”

  听到这事儿有门儿,朱标笑着道:“多谢父皇。”

  老朱耸耸鼻子道:“缺什么东西就说,咱让于一都送来,咱老朱家不能亏待常家姑娘,前几日徐达从北平来信,一切都挺好。”

  “那就好。”朱标说完让人拿了点心给老朱:“儿臣认为可以先查铸私钱的作坊。”

  “这私铸一事,咱屡禁不止。”

  私自铸钱,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假币,天下之事,利来利往,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私铸之事永远存在。

  各朝开国初期,朝廷都会用各种方式提升收入,最有效的就是拼命造钱,民间也会趁此私铸。

  “听说有些铸钱官员和官府的铸匠空闲时私铸洪武通宝,甚至不惜降低成色,中饱私囊,此事该查一查,杜绝源头。

  若是通宝行在各地修建,我们便该加大监管力度,稳定官方的宝钞与币制。”朱标道。

  朝廷铸钱,发行宝钞时,只要有了原材料,立刻就能开始。朝廷用钱范铸钱时,民间便立刻用泥巴和陶土来复制出钱范。

  哪怕没有母钱和雕母钱,民间私坊就选择手头品相完好的铜钱简单处理后,进行翻造。虽然假钱体型比母钱小。

  但官府也乱铸,尺寸不是非常固定。一枚比一枚偷工减料,一张比一张乱来。

  后果还是由朝廷来买单,所以打击私铸作坊,提高钱币防伪很有必要。

  老朱和马皇后离开后,朱标正要歇着,小太监前来禀报:“禀太子殿下,沈千城求见。”

  “带他进来。”朱标端坐在椅子上。

  不久后,沈千城进来:“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是想问沈知否的,但话到嘴边,并没有说出,淡淡道:“有什么事?”

  沈千城历经风雨,又见过朱标多次,便笑道:“这两个月,酒坊有八万四千两利润,今日有了空送过来。”

  “留下七千两,那一万四千两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