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太子授课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北就跟手心手背一样,都是不能割舍的。朱标提了提茶盖问道:“锦儿呢?这些人都去哪里了?”

  “回殿下,三宝带着几个人要见殿下,我们见您累了,锦儿就先去招待了。”

  玉儿斟了茶,垂手而立。

  朱标来了兴趣,明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

  此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中,郑和先后率领两万七千五百多人,二百四十艘船舶组成的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历史上辉煌的航海史。

  来不及喝茶,朱标让玉儿帮他换了衣服,就去偏殿见郑三宝他们去了。

  郑三宝看见朱标进来,带着几个手下恭敬道:“三宝拜见太子殿下。”

  “免了。”朱标踱步走到上位坐下道:“孤交给你的差事完成的如何?”

  “启禀殿下,我的水性已经练的很好,殿下给我的那本册子也已经背熟,铭记于心。”

  他说的那本册子是朱标根据历史上的永乐年间写的册子,随说道:“孤考考你。”

  “船队中。航行技术人员都需要哪些?”

  “官校,旗军,火长,舵工和水手,班碇工,民稍和铁锚外,还有木念,搭材。”三宝对答如流。

  里面的火长就相当于现在的船长。朱标问道:“火长需要什么样的人。”

  “禀太子殿下,驾船民梢中有经验,习惯下海的人,熟悉针经图式,负责全船领导和全船人员平安出海。”

  这样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航行经验,对海洋气象和大海的潮汐规律都能推测预算。

  “船工呢?”

  “船工在火长的指挥下负责操舵。”

  “班碇工是什么,水手民梢又是什么……木念呢?”

  朱标一口气把自己的问题都提了出来。

  “专司船舶离靠码头,下锚停泊,水手和民梢负责升落帆篷和摇船橹划桨;阴阳官负责测定天位,预测气象。铁锚木念搭材等人,则是随行修船工匠。”

  朱标点头,看着郑三宝又问道:“三宝,船舶建造,必须要严格检验。”

  “明白,殿下。这几个都是我托人物色到造船能手,他们三宝会亲自教导。”

  “孤信你。”

  开国不久,考虑到民生恢复,朱标并不打算对船只创新改造。

  决定按照永乐年间的船只为主。等日后技术成熟,再进行新的创新。

  历史上,永乐年间的船队主体船舶有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五类海船。

  宝船比一般的船只大几倍,造价极高,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达八百吨。

  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它的铁舵要二三百人才能够把它给举动。

  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

  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朱标研究过永乐的郑和船队情况,从船队这些率领的船只类型就可以看出。

  这些船只用于载货运粮,有的用于作战和居住。

  组成船队的船只分工十分细致,种类也很齐全,主要以宝船为主体。

  “三宝,孤很欣赏你,不过掌握这些还不够。”

  “殿下,三宝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