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4章 袁先生千古_我真没想当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显示,上面赫然是徐正两个大字。

  “喂,徐正哥,你这是问好来了,还是找我拍戏啊。”

  “苏子,我这那有功夫来跟你打趣,这几个月我总算是把《我不是药神》剧组建立下来,审核的批号都下来了,就等着你过来开拍。

  我打算等这个月末,还有个二十天,就正式开拍,提前通知你一下。”

  “行,我会去的。”

  苏子衿又啃一口西瓜,倘然自若的躺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

  “那就行,等着你啊,快点过来,我还等着跟你对戏呢。”

  “放心吧,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聊了一会,苏子衿挂断了电话。

  吃完西瓜,好好洗个澡,躺在被窝里,准备明天的元宵晚会。

  ……

  正月十五,元宵灯节。

  作为春节的尾巴,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其实早早就已经回到岗位上,但家中的余味还在脑海萦绕。

  只能买来几碗汤圆,看着元宵晚会来想一下远在万里的家乡。

  人间思念,不过瓷碗白圆浓糯汤,汤匙碰壁叮咚响。

  而作为华夏全年第二大的晚会,元宵晚会会场上,早早就张灯结彩,灯光照耀流光溢彩,整个会场灯火通明。

  会场上主持人校对最后一次的稿子,各部门繁忙中检查器材和流程。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台下的观众逐渐坐齐,作为参演嘉宾,苏子衿穿上一身酒红色西服正襟危坐坐在台下,等待晚会开始。

  和同桌的大多都是娱乐圈的业内人士,但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之中,几乎无人敢过多闲聊。

  在会场正对面摆放一个大钟,上面的时间已经到七点五十三分。

  各部门早早各司其职,在位置上严阵以待,而直播的通道早早开启,就等着八点整,将画面切换过去。

  当七点五十九分挑动成八点时,林程拿起麦克,大声喊道。

  “开始!”

  摄像机开机,一束灯光投射在舞台上的冬青上,今天冬青拖着红色长裙,庄重走在舞台上,举起话筒贝齿轻启。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

  等一段话落,朱军穿着灰色的西服,抬起锃亮的黑色皮鞋,走上舞台,抑扬顿挫的说道。

  “而今天,华夏儿女在全球各地,共同渡过……”

  接下来的李思思穿着湛蓝色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神情举起话筒,清脆的声音带动饱满的情绪。

  “那是万千人的棋盘,是海内外的欢腾,你看那大街小巷吉祥的大红灯笼,那舞狮舞龙,在今天全世界都洋溢着华夏红。”

  一共四位主持人上台开场之后,画面切换在几个分舞台,采访了分舞台当地的场景,一副合家欢乐,花好月圆其乐融融的场景之后。

  主持人开始报幕,一般来说在第一个节目都是歌曲开场,但不是苏子衿,是三个当红的明星,虽然不是专业的歌手,但唱这些欢快的歌曲还不成问题。

  其实对于这样大型晚会的印象,苏子衿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时代,当时的每逢过年的时候,苏子衿不睡觉也要看春晚。

  一是等着吃年夜饭,二是等着看赵老师的小品。

  那些年的春节,外面都是下着大雪,外面被雪笼罩一层层,他们几个小朋友拿着呲花,满大街的跑,拿香放鞭炮,不时在漆黑夜空还有烟花绽放。

  等回来的时候,小脸定是冻的发红,大鼻涕都流到嘴角,但还是一脸傻笑。

  而且只要回家,桌子上肯定摆满了一桌子菜,苏子衿总是要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吃几口。

  从前,儿时车马慢,欢乐、悲伤都跟慢,慢到一直以为就是这个样子。

  自己不会长大,父母也不会变老,老街的巷子里,小卖铺的大爷依旧会下象棋,隔壁的老奶奶总是会拿糖果吃。

  可惜,不知不觉时间总是会变。

  时光总是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袁先生千古,岁月静好,禾安天下温饱志,敢让人间忘饥愁!

  吃水不忘挖井人,恩请不敢忘记,在此聊表于情!)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