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八章 谁的远东?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不缺,甚至钱包里连一个硬币都不带少的。不仅如此,那些大汉甚至还盛情邀请他们在街上“好好玩玩”,不管玩什么,也不管去哪家店,一律免费,权当是给他们赔礼道歉了。

  同样的一伙人,前后天差地远一般的两种态度,这是为什么?斯皮林格非常清楚,这一切地变化,就在于两个瘦弱年轻人所说的那一句话:“他们是郭先生的朋友。”很显然,对这些敢于当街行劫地家伙们来说,“郭先生”比警察更有威慑力。

  毫无疑问,那些人口中地“郭先生”,应该是指今天下飞机时地那个年轻人了,斯皮林格还知道,这个“郭先生”就是郭守云的弟弟,而他此次地远东之行,就是为了要同郭守云达成一项金融合作的协议。

  苏联坚持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消亡在即,而根据摩根斯坦利银行的国际问题专家分析,继布尔什维克党之后夺取苏联大权的激进派们,要想巩固他们的权力,势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行大范围内的私有制改革,而这种改革的过程中,绝对是蕴藏着无数商机的。

  这两年,摩根财团曾经数次努力进入苏联市场,但是由于财团在政治背景上的鲜明性,他们一直都没有能够获得苏联政府方面的相关批准,因此进入苏联市场也成了摩根斯坦利的一个奢望。

  此次莫斯科发生的政变,令摩根在感受到时间紧迫的同时,也寻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良机,在这种情况下,大批财团下属的经纪人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蜂拥进入苏联,每个人几乎都有一定的偏重方向。比如说斯皮林格,他的偏重点就在远东,他要在远东寻找一个最佳的合作者,利用财团雄厚的资金支持,结合合作者所具有的地域性政府资源,在苏联即将到来的私有制改革中狠狠的捞上一笔。

  作为一家跨

  商业性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自然有自己的情报搜集远东之前,斯皮林格便得到了一系列关于远东现状的情报,而根据这些情报的显示,目前远东最有合作价值的人,就是郭守云这么一个中国年轻人。

  最初的时候,斯皮林格还以为是上面提供给自己的情报出了错,毕竟在他的观念中,俄国人是相当排外的,试想,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怎么可能在俄国人的地盘上混的开呢?不过,经过今天的一番见识之后,斯皮林格算是彻底认识到了这份情报的准确性:先是在机场上,为郭守成接机的,竟然会是大批全副武装的军人。随后在基辅大街的这场冲突中,郭氏兄弟在远东的影响力再次得到彰显。一句话,人家这是黑白通吃啊。

  “上面提供的情报很准确,但是却很不具体,”在返回宾馆之后,斯皮林格同助手科尔说道,“作为一个经纪人,如果连客户最基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