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卧龙情缘_三国之乱世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心里。她会慢慢被人发现,越是不断挖掘,越能发现更多的美好,简直浑身是宝,哪哪都好。

  大约交谈片刻,几下眉目传情,双方对彼此都很满意。二人还计划开发一款浪漫的新式武器:诸葛恋汝!孔明将准备好的一支翠玉发簪轻轻地戴在黄月英头上,然后愉快地拜辞出门,算是定情信物了。

  黄月英也将一只白色的鹅毛扇作为定情礼物赠给诸葛亮。黄月英问诸葛亮:“诸葛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用意?”

  诸葛亮说:“是礼轻情义重吧。”

  “可知还有其二?”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恳请小姐指教……”

  “诸葛先生,你刚才跟家父畅谈天下大事,我发现你讲到曹操和孙权时,却眉头深锁、忧心于中,我送你的这把扇子是用来给你遮面的。”

  诸葛亮问:“怎么解释?”

  黄月英戏谑地说:“看来你是智商拉低了情商。”

  她又叮嘱道:“今后做事要沉得住气,不要喜怒形与色,更不要把自己的情绪给别人看到。”

  诸葛亮听完欣然接受,黄月英亲自提笔上书“明亮”二字,从此羽扇不离身,成了他的标配。

  过大礼是传统嫁娶习俗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环,五十人求亲队伍行至中途,到了桥边发现桥已断开,一群人被迫停了下来。

  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见状,他眉头一皱,觉得事情非常蹊跷,嘴里嘀嘀咕咕道:“真奇怪这座桥明明昨天还是好好的,难道是有人捣乱不成?”

  韩泰对诸葛均问道:“除了这座桥,还有其它的路吗?”

  诸葛均摇摇头说:“如果绕过山路前进,路途要远五十余里,今天恐怕到不了,会误了良辰吉时。”

  张牧抱怨道:“这倒底是什么人干的,这是不是成心给我们添堵吗?”

  诸葛均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必须想出个办法来挽救一下。”

  这件事恐怕不是偶然,太巧合,太有针对性了,诸葛均嗅到了诡异的味道,但又是什么人要针对兄长呢?诸葛氏和黄氏两家一向和气,很少与人有人结怨,还有什么未知的力量在作祟?百思不得其解,诸葛均索性不去想。

  卧龙岗老村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吩咐大伙原地休息一会,他是求亲队伍里较有威望的亲友长辈,叫来诸葛均、张牧、韩泰等人商议。

  ………………

  话说两头,黄承彦家的小庄园里也是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家丁们忙得热火朝天。

  忽然从庄外闯进来一个满面怒容的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大声喊道:“我反对!且慢进行!负心人,黄老头你不讲信用!”

  黄家上下一惊,有不少黄家的下人开始窃窃私语了,这人是谁啊?难道是刘表亲戚?这么叼?还反对?负心人又是谁?古代也不兴男友和私定终身啊,难道是黄家小姐指腹为婚了?或者订了娃娃亲了?

  前面求亲队伍中途受阻,料想也是此人的杰作了?看来诸葛和黄家婚事一波三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题外话】:中国古代是有科学家的,而且科学技术远远胜过西方,一直领跑世界上千年。但是很多人说,中国古代的只是工匠,实属偏心眼。

  如果按照同一标准来衡量的话,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墨子、沈括等人,要么都是科学家,要么都是工匠,你不能说西方的是科学家,中国的不是。

  因为西方进入现代社会比中国早348年,中国人不争气,不掌握世界霸权和话语权,西方人现在很强大,没人敢质疑而己,他们制定的标准,所以可以指鹿为马,大肆搞双标,希望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辱没祖先。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