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_穿成科举文男主的锦鲤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过来。

  于是,他的嘴唇,就轻轻的碰到了她的额头。

  好像是亲到了,又好像没有……

  不行,黎修平的面部在发烧,不停地背诵着圣贤之书里面的文字内容企图让自己快点静下心来。

  “青青。”黎修平又唤了一声。

  刚才那样短暂的接触,方青青当然感受到了,她又不是木头。

  只是,也感觉有些尴尬,就只能装无知了。

  这会儿又听见了某人的叫唤,没好气的问道:“你老是喊我的名字做什么?”

  “你的名字好听,我想多喊几次。”

  傻子,呆子,这种土里土气的村姑名字有什么好听的?

  心里是这么埋怨的,方青青脸上的笑容却很甜,“没有你的名字好听,三郎哥哥,娘说过你的名字是夫子取的是吗?”

  “是的,那个时候老先生特意让我也去私塾里读书,不过村里叫三郎的儿郎太多了于是就帮我取了这个名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取自《大学》里面的一句话,也代表着老先生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于是,就取名“黎修平”。

  这个名字很好,黎修平一直用着心里也感念着老先生的恩义,以后没打算取字就直接叫这个名号挺好的。

  用过了晚食之后,回到房里,黎修平与方青青说道:

  “我跟同僚们打听过了,目前京中有几家学堂都很不错,不过我对其中的明德书院印象最好。”

  实际上,这是他在翰林院的长官推荐的,主要是因为除了国子监之外这家书院是整个京城所有书院中藏书最多的。

  目前黎修平还没有这个本事可以让侄子们恩萌进入国子监读书,以几个孩子的水平估计也考不进去,肯定是要先找个其他的书院读几年的。

  而且大哥二哥都跟他商量过了,大毛二毛年纪不小了,读的差不多就行。

  主要是两个孩子从小在农村野惯了,思维习惯已经养成,一开始能够读书识字是觉得新鲜兴奋。

  时间长了却是坐不住,就连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青青也认定了,可能他们不适合走读书考试那条路。

  反正三婶也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不行还有别的事情可以走不一定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他们的父母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自己也都不是读书的料,不好对孩子要求太多的。

  现在一起跟着进京主要是在能不能在京城找个事做,黎大郎夫妇黎二郎夫妇一致认为,如果能在京城活下来绝对比一直待在乡下或者县城里好太多了。

  黎修平比他们知道的更多,也计划的更多。

  比如说,为什么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

  毕竟京城的消费太高而真正的高官贵族还只是少数,京城最多的是五六品的小官小吏,家产不丰人情来往又多的情况下可能请不起可靠的下人。

  所以很多人当了官以后会带着老父母、家里的兄弟子侄一起上任,主要是让他们帮着操持家里的庶务。

  还可以帮着跑跑腿应酬交际什么的,有一些事情交给外人始终是不放心的,当然比不上自家人的贴心可靠。

  同时,这样也可以提拔自家人。

  就像是黎修平上职以后,有好几次都让大毛帮着传话送东西什么的。

  而三毛四毛还小,没有定性,他们的爹也想让他们多读几年看是否能读得下去。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