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军工发展_眺望时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调试,第一炉钢水终于要浇注下线了,生产的是建筑用的螺纹钢。

  巨大的钢包满载钢水,沿着轨道被吊运至入料口。

  伴随着设备的鸣响,通红的钢条自设备出料口下落,沿着输送线被送至冷却区。

  待冷却完后一帮技术工人冲上去,开始检测钢材品质,随后整个车间都响起欢呼声。

  岛上正在修建深水码头,干船坞,造船厂去年开始筹备,配套的水泥厂已经投产,大型的船用蒸汽机也已经开始制造。

  据说要建造钢铁战舰,李福安种种神奇的表现,使得人们丝毫不会怀疑真实性,反而充满了期待。

  有了钢铁战舰就意味着岛上的安全有了保障,在外的商船也不用再惧怕海盗。

  钢铁制造的船,即便一炮不发,单凭船体的坚硬,就能碾碎一切海盗船。

  1664年6月,位于台南的兵工厂建造完毕开始投入使用,与之配套的发电厂,也开始工作。

  兵工厂有自己的冶炼车间,厂内的实验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李福安的主要活动区域。

  兵工厂第一款产品便是一款自动步枪,工业时代带来了战争模式的变革。

  冷兵器不再是主武器,热武器的诞生让战争拉开距离,与步兵相配的是手雷,迫击炮,轻机枪。

  军服抛弃了袍服,分为礼服,常服,作战服,陆军作战服绿色迷彩。

  使用了新材料,防割,防火,配有携行具,背包,手套,护肘,护膝。

  去年投产的油井使得塑料成为新的可用材料,石油冶炼催生出一系列的配套工厂,副产物创造出多种新材料。

  只是岛上的油气田主要出产天然气,石油很少,无法作为战略资源大规模使用。

  但是为此开发的织布机却可以转向民用,极大的提高了布匹产量。

  军制也进行了改革,使用三三制,明朝的军制太乱,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仅军制改革,士兵的训练也要改变,热兵器战斗模式不同于冷兵器。

  李福安制定了新的训练大纲,扩充军队,招募了三个陆军师,海军同样扩招,军舰虽然还没影,但是风帆战舰却有三十多艘。

  要做的事情太多,李福安恨不能分身,内燃机需要开发,没有汽车将来的作战补给必然困难。

  已经派了人手前往爪哇购买橡胶,岛上虽然能人工合成,但是现在没人懂橡胶的使用,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买回来,何必浪费本就不多的石油。

  军舰要设计,人员要招募培训,岛上要修建环岛硬化公路,铁路也开始铺设,蒸汽机车要设计制造,军队扩招了,没有大炮怎么能行,新军舰也需要啊!各种型号的大炮也得设计制造。

  无人可用,这些都得李福安自己亲自来。

  两年多来海军已经和岛外的海盗打过多次海战,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也在不断骚扰近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