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章 格格吉祥3_我是女主角[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向张大夫请教的名义跟他讨论医书,也能给她自己造一个自学成才的人设出来。

  也不只她自己“学”,陪嫁过来的下人,哪家有小孩资质不错认得字的,都带着学,说好了,能学出来,将来可是做管事,或是放了身契做良民都可以。能选上来的,学得都可认真。

  张大夫是发配的人,能被公爷府这么重视,在这地方,能吃得饱穿得暖,女儿嫁了公爷府的管事,孙子有书读,孙女跟着学医,不用缠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心里哪有不感激的,让带徒弟也不敢说敝帚自珍,这不教那不教的。倾囊相授。

  北方也有药材,人参鹿茸更是特产,但种类有限。医生能慢慢的培养,药材是真的缺。

  小公爷每年派人带着粮食、人参鹿茸皮毛去南方换药材。只要有利可图,多么艰苦的环境都挡不住商队的脚步。几年的经营,如今每年也总有南方的商人来做生意。

  他们不走陆路,走的是水路。从葫芦岛上岸再走陆路。

  其实要是直接到海参崴才是最快的,但要路过对马海峡,倭寇不好打发。

  这些都得徐徐图之,急不得了。

  七月初,收春蒜,种秋菜。林染好奇的跟着忙。

  这边的蒜长不大,都是特别小的蒜头。收上来就编成串,挂在梁上通风晾干,放在阴晾处能吃很久。

  到这时候,就看吧,家家户户的窗外墙上,都挂着大蒜。那个味儿,也能挺够人的。

  风俗嘛,也挺有意思。

  收完了蒜,重新犁地,上粪肥。种白菜籽萝卜籽。

  到了八月。中秋节前后,就是秋收。

  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做准备,检修工具啦,修粮仓什么的。

  这回到是不用再搬去田间地头看着。收割回来的粮食,都要拉回镇上的。镇上有大的晒谷场,直接打了入仓了。

  林染想帮着干活,起个带头作用的。可她不会干。

  没法子,做为女主人,只能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了。一天一头猪两只羊,一人一斤白米饭,玉米饼子管够。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嘛。

  干了一个月,两万亩稻田,五万亩玉米,一万亩大豆,三千亩杂粮都收回来了。

  这点儿地,要按面积来算,别说整个熟尔罗斯,就只是纳林河卫所周边,连千分之一都没开发出来。说到底,还是人少。再一个,草改田,林改田,都是一年两年就能改出来的。

  还没有机器,整人靠人工,太难了。

  收获不错,一亩稻田能收三百斤左右的大米。一亩旱田能收五百斤的玉米。其它杂粮产量还要更低点。架不住人少啊。人少,地多,顾先生又不是小气的,给佃户分得多。雇工也给得不少。家家户户一家到头,还能有点儿余粮。

  前后菜园子,都是自家的,地方大的能占了二亩地,不用交租,得的除了吃用,全都能攒下。

  日子越过越有,人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可以预见的,今年冬天镇上商业街的买卖差不了。

  粮食收完,才是收秋菜。储冬菜。

  林染又开了眼界,好家伙,家家白菜土豆大萝卜堆得小山似的。

  粗处理一遍,下菜窖,或是晒干,或是腌咸菜。最多的还是腌酸菜。

  反正家家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大方向都差不多,具体的又各不相同。

  小公爷府里,五进的大院子,再加上那么老大个菜园子,菜都收了,排上满满当当的木架子,晒的全是各种菜干。还有上百个大菜缸,腌酸菜的,酱咸菜的。

  再是格格府邸,小公爷府,也没比老百姓家有什么不同。

  “格格,格格,下厨要熬糖呢,要去看看吗”

  海棠现在就是卫所八卦博主,新鲜事儿没有她不知道的。

  “熬糖有什么好看的”

  “不是,不是用糖做糖,是甜菜收回来了,用甜菜制糖呢。”

  哦哦哦。

  看看,看看。

  上一次任务,头一次到盛京就见过甜菜,但没见过制糖。那会子是用甜菜梗子给猪催肥。

  又长了新的见识。

  一直到下头一场大雪,整人镇子都轻闲下来,人们也不在外面忙碌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屋子里猫冬。

  林染还在不停的增涨见闻当中。

  果然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体验真不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