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3章 一个忠字了平生_汴京小医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事,魏夫人特意交代。”

  傅九衢问:“何事?”

  梁仪道:“离京前狄将军曾对魏夫人有言,说‘我此去陈州,必死。你待我死后,将此信交给阿九。”

  傅九衢眼睛微眯,“信呢?”

  梁仪指了指桌子上的包袱,“同狄将军的一些私物一并放在里头,属下不敢擅动。”

  傅九衢点了点头,又问了梁仪一些陈州的情况,便让他下去休息了。

  周道子被安置在金风院的次院。

  一墙之隔,还可以听到他爽朗的大笑声,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一个人自得其乐,竟然朗声哼起了小曲。

  辛夷与傅九衢对视一眼。

  “义父已远去陈州,朝廷仍不忘每月看望,实在煞费苦心……”

  停顿一下,她又道:“文相和义父好似都是汾州人,可有宿怨?”

  傅九衢冷冷道:“前任枢密使叫高若讷,他因恩师而卸任枢密使。他有个好朋友,是当朝宰相,叫文彦博。”

  辛夷内心恍惚一下。

  在狄青死亡的事件里,牵涉了太多历史名人,全是她认知里名噪一时的“能人”。史书上对他们全是赞誉,而她站在历史的节点上,眼前却有一团拨不开的迷雾……

  “义父死得太蹊跷了。”

  傅九衢平静地看她一眼,好像已经想开了。

  “我们看看周老去。”

  ··

  皇祐二年的时间仿佛一匹奔腾的野马,转眼即逝。

  又如同缓缓流淌的小溪,漫长得如同静止。

  辛夷后来想起,竟是有些糊涂,就像是生命有意将伤痛抹去一般,这年留给她最深刻的印象不是狄青之死,而是千年科举第一榜——苏轼、苏辙、曾巩、程颢、程熙等人才云集,诞出三大文豪,前后九位宰相。

  这一年,赵祯册封淑妃苗氏为贵妃,同时晋封她的女儿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玮。

  福康公主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也是赵祯唯一活着的女儿。为此,她的待遇一律比照皇太子,光是公主府的建造便花费了数十万缗钱,出嫁后,俸禄更是月逾千贯,远超大宋历代公主。

  册封礼在六月,傅九衢这个表哥没有像其余朝臣一样奉礼进贺,而是在扬州建仓储粮,开荒垦地,招募农户耕种,盘税开商,提供给百姓更多可以谋求生路的营生。

  这一年,羡鱼两岁了。

  时光在飞快地循着轨迹前行,流水似的光阴强大而慈悲。它让春秋轮转,将悲伤抹平,让青丝变白发,让一个传奇变为沧海一粟,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直到被人们彻底淡忘。

  在狄青死时大肆鸣冤的大报小报,早已换上了日食天象、皇帝诏谕、官员升迁贬黜,乐钟歌舞、艳事风月。

  狄青就像是一道忽然划过天际的流星,为大宋这个文人当道,武将卑微的时代点亮了刹那的光亮,又很快消失不见。

  是他在文官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