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80章 二代们_靖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0章二代们

  跟蒋胜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沈毅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又翻开了面前的几份文书。

  按照北边的情报汇总,薛威攻破宣府之后,燕都的北齐朝廷,反应非常大,甚至有些惊慌失措的味道了。

  宣府告破之后的第二天,燕都城里至少跑出去了五千人以上。

  这还是在燕都城门被管控的情况下,如果燕都城门不受控制,可以随意进出,那么城里的朱里真人,恐怕一两天时间,就会跑的一干二净。

  因为燕都,是无险可守的。

  一旦敌人打过来,禁军无险可守,要么就出城跟敌人硬碰硬,要么就只能退守城中。

  而且,燕都已经没有后方可言了。

  到时候人家把城一围,不用太久,四五个月半年时间,这座城就不攻自破。

  那时候,想跑都跑不掉。

  因此,现在燕都城里的那些朱里真老爷们,异常慌乱,都在想方设法的逃离燕都。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对于后续战事持保守态度的沈毅,也在考虑要不要加快节奏,最好是尽快把淮安军的主力给开到燕都城下,到时候那些没有来得及跑路的朱里真人,便一个也跑不脱。

  都要留下来,偿还七十多年前朱里真人的罪孽!

  坐在书房里的沈毅,沉思了一会儿之后,还是给凌肃与苏定,各自去了一封信。

  信里并没有什么命令,只是给他们各自捎带了一句话。

  “北齐朝廷大势已去,人心不再,各部详细探明情况,如有必要,可酌情提兵北进。”

  写到这里,信的末尾,沈毅又添了四个字。

  “不必请示。”

  这两封信,几乎就是默然允许凌肃与苏定北上了。

  同时,也是在为薛威的鲁莽行为“背书”,将来也就没有必要严惩冒进的薛威了。

  两封信通过邸报司,火速送到了前线两位主将手中。

  凌大将军收到这封信的第一时间,便召集了军中的将领议事,并在当天整理军队,准备大举北上。

  而身在静海的苏定,则是派了两个千户营级别的斥候营出去,探查从静海要燕都沿途的情况。

  他要保证沿途不会有任何情况,不会有北齐的伏兵,他才可能会有下一步动作。

  之所以有两种选择,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性格使然,更多的是因为,凌肃的担子更重。

  凌肃是抗倭军成立时候,就一直主持抗倭军军务了,当初的抗倭军老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包括薛威万钟刘明远张猛这些人,都是他带出来的。

  到现在,虽然一部分人已经跟他生分了,但是右路军那些老人们,一直跟他跟到现在,在这场北伐中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功劳。

  或者说,相比较左路军与先锋军来说,功劳要稍微黯淡一些。

  因此,凌肃凌山谷,心里也有些着急。

  毕竟眼见着,北伐之战可能就要告一段落了,他必须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