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章 林政君号_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

  载重量跟后世的排水量相折算的话,一万八千石的海船,排水量大约在两千吨左右,在当世要算超级大船,放到后世就相当不起眼了。

  当然了,木质帆船的载重量是有上限的,也许三万石真是一个很难突破的极限。还想造更大载重量的海船,那就要大量使用钢材来加强船体结构强度,那差不多就要进入蒸汽与钢铁时代了。

  林缚眺望着天空,不晓得何时才能看到蒸汽钢质战舰横行于四海之间,那将是何等的壮观而瑰丽!当然,侧舷还要架设上火炮。

  很可惜,由于当世的历史跟林缚所记忆的历史在五胡乱华时期之后就有了很大的偏差,火药技术并没有蓬勃发展起来。道家倒有一个叫琉璜伏火丹的方子传下来,用琉璜、药硝及马蔸铃三种混和制丹,宫廷杂耍艺人常用这个来取悦皇亲贵戚、名流仕女,倒不是什么绝密。

  当世的药硝价比白银;而由于药硝的纯度问题,琉璜伏火丹的威力也相对有限得很,更像一种能发出彩烟的引火物,当世还没有人看出其中的军事价值。

  从百年老屋的墙脚根倒是能刮出些墙硝来,但提纯是个问题;一旦大规模向民间收购,当世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将墙硝与其他白色粉末状盐类区分开来。

  当然,在配方得到进一步改善之前,琉璜伏火丹也没有太大的军事价值。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稳定、能大量产出的硝石矿。

  要是打一炮的成本要好几十两银子,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用蝎子弩。

  硝石极易溶于水,淮东气候潮湿,即使百年老屋的墙脚根长硝也不容易,林缚更不指望淮东能找到天然的硝石矿。

  林缚抬头看天胡思乱想,旁人只当他思索什么别的事情。

  宋佳站在林缚的身侧,却是认真的观察竖在巨型船轨上的海船。

  整艘船相比较普通的津海级海船,显得尤其狭长,通长将近二十七八丈,船首内凹——如此设计,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航速。

  虽说为了最终定型,这种船形在较小载量的海船上试制过好几回,但林缚要求载重量与航速同时大幅提高,观音山船场匠师们身上还是背负着极大压力,这时候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这时候船还没有下水,他们站在码头上,船侧舷离地面将有四丈高,人站在码头,真如喽蚁一般。

  东海上的适航期仅有八个多月,相同时间里想要提高运输量,一是要船造得更大,二是要船行得更快!林缚知道狭长的船体以及船体内凹的设计更有利于破浪,但如何提高狭长船体在海浪里的稳定性,则是船场大匠们的事情。

  “是不是没有定下名字?”林缚看着船首侧舷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刷上船名。

  孙敬轩兼任船政使,他搓着手,也颇为紧张。船是赶在半年时间里造出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